张国华 (1914年)

张国华
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
个人资料
性别
出生(1914-10-22)1914年10月22日
 中國江西省廬陵道永新县怀忠镇
逝世1972年2月21日(1972歲—02—21)(57歲)
 中国四川省成都市
国籍 中华人民共和国
政党中国共产党 中国共产党

张国华(1914年10月—1972年2月21日),原名张富桂,男,江西永新人,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将领和官员,参与了抗日战争,国共内战,并参与、指挥了解放军在西藏的军事行动。[1]

张国华是第一、二、三屆中华人民共和国國防委員會委員,第一、二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,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、第九屆中共中央委員。

生平

参加红军

张国华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怀忠镇官山村一个贫苦家庭。早年曾在私塾念书4年多,但因家庭贫困而辍学。1929年,在第一次国共内战中,15岁的张国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永新西北特区游击队,被编入王佐部,并任司号班长。在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中,张国华多次负伤,获中央军委授三等红星奖章。1930年,张国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。历任红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连支部书记,红一军团二师五团九连指导员、连长,红一军团政治教导队政委等职。1934年10月,张国华随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,于1935年10月抵达陕北。[1]

1936年春,张国华随红军渡过黄河参加东征战役,在山西南部创建河东岛游击支队,张国华任政治部主任。[1]

抗日战争

1938年8月,张国华随八路军115师东渡黄河赴晋西开展游击战争,历任115师政治部战士剧社社长、教育股长、115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。[1]

1938年12月,张国华随部队从晋西进入山东。1939年1月,进入太行山区对日军展开反扫荡,张国华率直属部队两个连组成了鲁西工作团,于郓城菏泽一带建立了鲁西抗日根据地,组建抗日第七支队并任政委。8月2日,张国华率部在郓城东北方向的梁山伏击日军板垣师团一个大队,消灭日军600多人。[1]

1940年4月,鲁西军区成立,张国华任黄河支队政委。后来,黄河支队被改编为115师教导第四旅,并成立湖西军区。在张国华的领导下,湖西地区的军民共同反蚕食、反扫荡。截至1945年春,他们在大茫庄战斗、内黄战斗、大名战斗、卫南战斗等战斗中先后取得胜利。[1]

第二次国共内战

1945年9月,张国华调任晋冀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。同年11月担任第七纵队副政委。1946年11月,率部开入豫皖苏地区,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,配合刘邓大军的行动。[1]

1948年6月,豫皖苏军区升为一级军区,粟裕任司令员,张国华任副司令员。随后,张国华率部参加淮海战役,因战绩卓著而受到司令员陈毅表扬。1949年2月18日,奉中央军委电令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八军组建,张国华任军长。此后,张国华率第十八军先后参加渡江战役衡宝战役等。7月28日,张国华率部攻占了家乡永新县[1]

西藏任职

1965年张国华参加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
张国华参与签署的《十七条协议》署名

1950年1月24日,经中共中央批准,中共西藏工委成立,张经武任第一书记,张国华任第二书记,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藏。1950年10月7日,张国华指挥打响了昌都战役,此后成功攻占昌都,迫使西藏噶厦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进行谈判,达成了《十七条协议》。1951年10月,张国华率部进驻西藏拉萨。1952年2月,张国华任中共西藏工委第一书记、西藏军区司令员、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。1955年,张国华获授中将军衔。[1]

1959年3月,拉萨发生骚乱,张国华奉中共中央指示,鎮壓民變。

1962年,张国华奉命指挥中印战争,歼敌8000多人,获得胜利。[1]

四川任职

1967年,张国华调任成都军区第一政委、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、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主任。[1]

文化大革命期間,約有兩萬名漢人進入西藏地區,與張國華所領導的西藏軍區爆發衝突,1968年9月新華社發佈消息:「在階級鬥爭的暴風驟雨中,革命委員會作為新西藏政府的形式正式成立」,军区最終不敵紅衛兵的攻勢,張國華逃往四川[2]

1972年2月21日,张国华在四川成都病逝,享年57岁。 [1][3]

参考文献

  1. ^ 1.00 1.01 1.02 1.03 1.04 1.05 1.06 1.07 1.08 1.09 1.10 1.11 解放家乡的张国华. 永新县人民政府. [2011-04-05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-06-03). 
  2. ^ 西藏的地位,Michael C.Van Walt Van Praag,跋熱.達瓦才仁譯,財團法人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,isbn:978-986-82383-2-9,290頁,290頁,2008年4月版
  3. ^ 中共中央委员、中央军委委员、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张国华同志逝世 成都部队和四川省革委会举行追悼大会,人民日报1972年2月26日

外部链接

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职务
前任:
李大章
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长
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主任
1968年-1972年
繼任:
劉興元
中国共产党党徽 中国共产党职务
新頭銜 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委员会第一书记
1950年1月-1951年6月
繼任:
范明
前任:
张经武
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委员会第一书记
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
1965年8月-1969年9月
繼任:
曾雍雅
中共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组长
前任:
廖志高
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第一书记
1971年-1972年
繼任:
劉興元
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职务
新頭銜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司令员
1952年2月-1968年7月
繼任:
曾雍雅
四川行政长官(1912年至今)
大漢四川軍政府
中華民國 四川都督府都督
中華民國 四川行政公署民政長
附:中華民國 成武將軍督理四川軍務
附:中華民國 崇武將軍督理四川軍務
周骏(署)
附:中華民國 益武將軍督理四川軍務
中華民國 四川巡按使公署巡按使
陳廷傑 陈宧(署) 黃國瑄(署) → 劉體乾(署) 蔡锷
附:中華民國 四川督軍府督軍
蔡锷罗佩金護) 罗佩金(署) 戴戡(署) 周道刚(代) 周道刚 劉存厚(1917年任) 熊克武(1918年护法军政府任命) 劉存厚(1919年任) · 熊克武(1920年护法军政府任命)
附:中華民國 四川靖國軍總司令
熊克武(1918年公推)
附:中華民國 川軍總司令
劉湘(1919年公推) 吕超(1920年) 劉湘(1921年公推) 王陵基(代) 劉成勳(公推,臨時總司令)
附:中華民國 四川清鄉督辦
附:中華民國督辦四川軍務善後事宜
附:中華民國 四川討賊軍總司令
附:中華民國 督理四川軍務善後事宜
楊森
附:中華民國 督辦四川軍務善後事宜
楊森 劉湘(署) 鄧錫侯(吳佩孚任命)
附:中華民國 四川清鄉督辦
中華民國 四川省長公署省長
蔡锷 罗佩金(署) 戴戡(署)(张澜護) 张澜 但懋辛(熊克武任命) 杨庶堪護法軍政府任命,黃復生代) 熊克武(自任,暫兼) 熊克武(未任) 劉湘(公推) 向楚(代) 劉成勳(公推,臨時省長) 劉湘 → 楊森(劉湘、袁祖銘等公推主持) 鄧錫侯 賴心輝 → 楊森(吳佩孚任命)
附: 國民革命軍軍長
楊森(廿軍軍長) · 劉湘(廿一軍軍長) · 賴心輝(廿二軍軍長) · 劉成勳(廿三軍軍長) · 刘文辉(廿四軍軍長)
中華民國 四川省政府主席
附: 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主任
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公署
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席
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省长
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主任
张国华 刘兴元 赵紫阳
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
鲁大东 杨析综 蒋民宽 张皓若 肖秧 宋宝瑞 张中伟 蒋巨峰 魏宏 → 尹力 → 黄强
四川總督 · 四川行政长官列表
各省行政长官索引:京 · 津 · 冀 · 晋 · 蒙 · 辽 · 吉 · 黑 · 沪 · 苏 · 浙 · 皖 · 闽 · 赣 · 鲁 · 豫 · 鄂 · 湘 · 粤 · 桂 · 琼 · 渝 · 川 · 贵 · 云 · 藏 · 陕 · 甘 · 青 · 宁 · 新· 港 · 澳 ·
省委书记
省人大常委会主任
省人民政府省长
李井泉 李大章 → 张国华 刘兴元 赵紫阳 鲁大东 杨析综 蒋民宽 张皓若 肖 秧 宋宝瑞 张中伟 蒋巨峰 魏 宏 → 尹 力 → 黄 强 施小琳
省政协主席
各省正职领导人索引:京 · 津 · 冀 · 晋 · 蒙 · 辽 · 吉 · 黑 · 沪 · 苏 · 浙 · 皖 · 闽 · 赣 · 鲁 · 豫 · 鄂 · 湘 · 粤 · 桂 · 琼 · 渝 · 川 · 贵 · 云 · 藏 · 陕 · 甘 · 青 · 宁 · 新 · · ·
自治区党委书记
张国华 周仁山(代) 曾雍雅 任荣 阴法唐 伍精华 胡锦涛 陈奎元 郭金龙 杨传堂 张庆黎 陈全国 吴英杰 王君正
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
自治区政府首长
筹备委员会主任
人民委员会主席
革命委员会主任
人民政府主席
自治区政协主席
各省正职领导人索引:京 · 津 · 冀 · 晋 · 蒙 · 辽 · 吉 · 黑 · 沪 · 苏 · 浙 · 皖 · 闽 · 赣 · 鲁 · 豫 · 鄂 · 湘 · 粤 · 桂 · 琼 · 渝 · 川 · 贵 · 云 · 藏 · 陕 · 甘 · 青 · 宁 · 新 · · ·
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★★
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式中将肩章
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
十大元帅 · 十大大将 · 开国上将 · 开国中将
1969年4月28日中共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决定,任期至1973年8月30日
主席
毛泽东(中共中央主席)
6-2 副主席
林彪(1971年9月身亡) · 刘伯承 · 陈毅(1972年1月逝世) · 徐向前 · 聂荣臻 · 叶剑英
42-17 委员
丁盛 · 王秉璋(1971年10月撤职) · 王树声 · 王效禹(1971年11月撤职) · 王辉球 · 韦国清 · 叶群(1971年9月身亡) · 皮定均 · 刘丰(1971年11月撤职) · 刘兴元 · 刘贤权 · 许世友 · 陈士榘 · 陈先瑞 · 陈锡联 · 李天佑(1970年9月逝世) · 李作鹏(1971年9月撤职) · 李雪峰(1971年1月撤职) · 李德生 · 吴法宪(1971年9月撤职) · 张达志 · 张池明 · 张国华(1972年3月逝世) · 张春桥 · 邱会作(1971年9月撤职) · 杨得志 · 杜平 · 萧劲光 · 郑维山(1971年1月撤职) · 冼恒汉 · 袁升平 · 梁兴初(1972年3月撤职) · 黄永胜(1971年9月撤职) · 曾绍山 · 曾思玉 · 彭绍辉 · 韩先楚 · 粟裕 · 温玉成(1971年10月撤职) · 谢富治(1972年3月逝世) · 谭甫仁(1970年12月遇害) · 潘复生(1971年9月撤职)
军委办事组
1971年10月撤销
黄永胜(组长) · 吴法宪 · 叶群 · 刘贤权 · 李天佑 · 李作鹏 · 李德生 · 邱会作 · 温玉成 · 谢富治 · 纪登奎(1971年4月增补) · 张才千(1971年4月增补)
军委办公会议
1971年10月设置
叶剑英 · 谢富治 · 张春桥 · 李先念 · 李德生 · 纪登奎 · 汪东兴 · 陈士榘 · 张才千 · 刘贤权
« 第八届(1959年—1969年) → 第九届→ 第十届 »
 
规范控制数据库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
国际
  • FAST
  • ISNI
  • VIAF
  • WorldCat
各地
  • 美国